首页 > 家电 > 正文

索尼无线降噪耳机体验:比降噪豆还好用?

  • 3C玩客iPlayer
  • 2019-09-15 19:00
  • 57
摘要:同样是索尼出品,它真的比降噪豆还好用吗?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已经逐步实践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其中一个最为明显的改变,或许会是在非必要的情况下,用无线连接去取代

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已经逐步实践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其中一个最为明显的改变,或许会是在非必要的情况下,用无线连接去取代有线连接,而这或许也是无线耳机在近年呈爆发式增长的重要原因。

当然了,摆脱线材束缚的同时又有可能带来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怕耳机在人多拥挤的通勤环境下丢失。所以即便是没有真无线耳机那么能完全摆脱线材的束缚,但还是有不少人比较倾向选择挂颈式无线耳机。而索尼 WI-1000X 正是我的选择。

之所以选择索尼 WI-1000X ,除了出于对索尼这个传统音频厂商音质方面的信赖,还有就是其出色的产品设计。通常挂颈式无线耳机对比起真无线耳机或多或少地都会给人一种比较累赘感,但索尼在 WI-1000X 上却用了自己的一套设计语言将这种感觉尽可能地降低。

虽然索尼 WI-1000X 采用了不可折叠的硬塑料作为主要材质,但挂粱部分贴近颈部的位置还是配上了柔软的皮革材质,挂粱朝外的部分则采用了金属材质。提升整体质感之余,一定程度上还能对挂粱做到一定的“加固”。

操作按键均设计在“颈圈”左侧,从里到外依次为电源键、音量控制键以及播放/接听电话键。

最深得我心的设计,莫过于索尼 WI-1000X 在线材方面的收纳。为了适应每个人对耳机的使用,伸出来的耳机线通常都会有一定长度,索尼 WI-1000X 也不例外,但它精妙的地方在于耳机左右两边的耳机线均从“颈圈”中部伸出,耳机线伸出来的位置前一直沿着到“颈圈”下部的位置设计了一条用于收纳线材的凹槽,为耳机线在收纳时提供非常好的保护。

和索尼其他无线音频产品一样,只要该产品涉及到无线连接,索尼都会为其配备 NFC 功能,目的简单明确,就是为了享受“一触即连”的便捷。

索尼 WI-1000X 的重量仅为 71g ,这个重量放在颈上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至于操控方面,位于“颈圈”左侧的按键均采用凸出设计,也就是说只要记住这并不多的按键具体功能是什么,盲操作基本问题不大。

有了“颈圈”的辅助,耳机腔体的设计也无需像真无线耳机那般需要用到耳翼托架等物料来做好贴耳固定,只需要像普通入耳式耳机一样即可。所以索尼 WI-1000X 的耳机在佩戴上会比不少真无线耳机舒服,压迫感会更少。

尽管如今依然很多人抱有“无线耳机不谈音质”的心态,但在索尼 WI-1000X 面前,我觉得这样的观念是时候该抛弃了。索尼 WI-1000X 配备了一枚 9mm 的动圈单元以及一枚高频单元,单从单元配备的方案来看,主要发声的会是动圈单元,而动铁单元则作为辅助,让声音在高频、解析力等方面能够有一个有效的补充。

传输方面支持 LDAC 之类的我就不再详细赘述了,直接谈谈听感吧。索尼 WI-1000X 可以非常清晰地感受到是以动圈单元作为主导,声场方面无论横向还是纵向都具备一定的层次。得益于高频动铁单元的加入,使得索尼 WI-1000X 在高频和解析力方面都拥有不错的表现。

但或许是动圈单元需要迁就高频单元的风格,在中低频上会稍嫌有点偏弱。中频方面比较“白开水”,只能属于中规中矩。比较特别的会是低频的表现,低频量感十足,但下潜、力度、弹性方便均有点欠缺,整体来说低频带来的氛围感还是不错的,但对于某些低频较重的歌曲来说,会给人一种量感有余却较为松散的感觉。

原本我对索尼 WI-1000X 的降噪功能其实是不太在乎的,但在实际使用过之后,如今的我觉得以后假如要再挑耳机的话,降噪功能必不可少。索尼 WI-1000X 的耳机腔体内除了“一圈一铁”外,还有前后两枚用于降噪的反馈麦克风。其降噪水平虽算不上完美,但至少能够较大幅度地降低咖啡厅内咖啡机、人们聊天等声音。对于很多时候都要在咖啡厅写稿的我来说已经足够好了。

续航能力官方给出的数据是在降噪开启的情况下,索尼 WI-1000X 可以播放约 10 小时的音乐。而就我个人的日常使用以及经常忘记关机等各种状况下,几天一充暂时还没出现过听到没电的情况出现。

在未体验索尼 WI-1000X 时,连我自己也直观地认为挂颈式无线耳机是一个颇为累赘的设计。但当我体验过索尼 WI-1000X 之后才发现,这似乎比真无线耳机更为舒适。一是真无线的固定结构长时间佩戴其实是会让耳朵很快疲劳,二是目前为止真无线耳机似乎仍未有可能做到圈铁这种在音质上“堆料”的设计。

无可否认索尼 WI-1000X 仍存在一些诸如收纳上并不算太方便等小问题,但这并不影响它成为通勤人士的一个好选择。

Sony/索尼 WI-1000X无线蓝牙双耳降噪耳机